跳到主要导航
跳到搜索
跳到主要内容
北京成品人和一品二品的区别 首页
English
中文
首页
师资队伍
研究单位
科研成果
奖项
按专业知识、名称或附属进行搜索
查看 Scopus 资料
唐 葆君
管理学院
h-index
3398
引用
34
H-指数
根据储存在 Pure 的刊物以及来自 Scopus 的引用文献数量计算
2005
2025
每年的科研成果
概览
指纹图谱
合作网络
科研成果
(94)
相似学者
(6)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北京成品人和一品二品的区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年)。现任管理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组织创新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分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哲学社科基地副主任等。长期从事绿色与低碳经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等科研任务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批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获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项8项;获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2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3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提交“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对策和路径”等政策建议20余份,其中多份得到中办、国办重视。曾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22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023年)等。
北京成品人和一品二品的区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年)。现任管理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组织创新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分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哲学社科基地副主任等。长期从事绿色与低碳经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等科研任务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批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获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项8项;获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2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3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提交“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对策和路径”等政策建议20余份,其中多份得到中办、国办重视。曾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22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导师(2023年)等。
研究成果
[1]工科高校经管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4/7
[2] 中国能源报告(2016):能源市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0,3/4
[3] 能源需求及碳排放预测综合集成方法及其在能源“十三五”规划中的应用,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5/10
[4] 能源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其在油气工业上游的应用,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4/10
[5] 全球石油市场风险预测预警及中国石油安全保障战略研究,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12,2/6
[6] 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及产业政策研究,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12,2/6
[7] 石油价格预测方法与风险管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2015.2,9/10
[8] 支持关键决策应用的仿真验证评估支撑平台研发及产业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12,5/10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驱动机制及政策研究:以典型试点城市为例(项目号:71934004),2020.1-2024.12,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低碳冬奥监测与碳中和调控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号:2021YFF0307000),2021.8-2022.12,负责人
[3]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电-碳市场联动下电网投资质效提升研究(项目号:5108-202218280A-2-179-XG),2022.7-2024.6,负责人
[4]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双碳”目标下特高压交流工程减碳效益分析及提升特高压交流灵活性关键装备发展趋势研究,2022.6-2022.11,负责人
[5]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项目:清洁能源前沿技术追踪和差距分析,2021.11-2022.10,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与碳配额分配方法研究(项目号:71573013),2016-2019,负责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碳约束下电动汽车产业风险评估研究(项目号:71273031),2013-2016,负责人
[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低碳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项目号:9152014),2015-2017,负责人
[9] 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北京市碳市场运行绩效及机制成熟度评估(项目号:15JDJGA084),2016-2018,负责人
[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及成效分析(项目号:2012bac19b11),2012-2015,负责人(第二)
[11]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企业危机预警熵模型及方法研究(项目号:20101101120040),2011-2012,负责人
[12] 国家财政部:进口税收税式支出绩效评价研究(项目号:20152141030),2015,负责人
[13] 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项目号:20152141031),2015,负责人
[14] 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各区域产业布局承载能力研究(项目号:20132116042),2013-2014,负责人(第二)
[15] 财政部:我国能源开发进口税收政策研究(项目号:20142141045),2014,负责人
[16]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电力工业、石油和化学工业设备监理行业统计分析(项目号:20152141004),2015,负责人
[17]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关于开展我国卫星导航学术交流的咨询报告(项目号:20132141065),2013-2014,负责人
[18] 北京成品人和一品二品的区别基础研究基金:电动汽车产业政策风险评估和决策方法研究(项目号:3210012211311),2013-2014,负责人
[19]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政策研究:丰台园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形势与对策研究(项目号:20132141036),2013,负责人
[20] 北京成品人和一品二品的区别基础研究基金: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研究(项目号:20102142014),2011-2012,负责人
[21]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丰台科技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项目号:3210041210001),2012,负责人
[22] 芜湖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芜湖高新区重点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号:20112141011),2011-2012,负责人
[23] 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快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号:Sysx201005),2010-2012,负责人
指纹图谱
深入其中 Baojun Tang 为活跃的研究主题。这些主题标签来自此人的成果。它们共同形成唯一的指纹。
6
相似简介
Chin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00%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Economics, Econometrics and Finance
97%
Power Industry
Engineering
57%
Power Sector
Engineering
53%
Energy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51%
Energy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
49%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49%
Climate Change
Engineering
44%
科研成果
每年的科研成果
200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4
2025
86
文章
3
会议文章
3
文献综述
2
会议稿件
每年的科研成果
每年的科研成果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n energy and exergy performance of cascade electrical-temperature vacuum swing adsorption (C-ETVSA) for carbon capture
Zhang, L.,
Han, K.
, Wang, Y.,
Tang, B.
, Wang, J., Han, Q. & Lin, J.,
1 10月 2025
,
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521
, 166593.
科研成果
:
期刊稿件
›
文章
›
同行评审
Carbon Capture
100%
Adsorption Capacity
100%
Heating Temperature
66%
Energy Systems
33%
Test Result
33%
A Stackelberg game approach for power generators' policy preferences to meet emission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 goals
Zhang, R., Hu, Y. J. &
Tang, B. J.
,
9月 2025
,
在:
Renewable Energy.
250
, 123171.
科研成果
:
期刊稿件
›
文章
›
同行评审
Emission Reduction
100%
Power Generation
100%
Electricity Generation
100%
Energy Generation
100%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66%
2
引用 (Scopus)
Demolition waste from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 in China: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
Tang, B. J.
, Yuan, Y., Guo, Y., Zou, Y. & Feng, H.,
1 6月 2025
,
在: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19
, 108272.
科研成果
:
期刊稿件
›
文章
›
同行评审
开放访问
Demolition Waste
100%
2
引用 (Scopus)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to power system planning for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
Tang, B.
, Wu, Y.,
Yu, B.
, Harmsen, R., Hu, J., Crijns-Graus, W. &
Wei, Y. M.
,
6月 2025
,
在: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73
,
页码 248-261
14 页码
科研成果
:
期刊稿件
›
文章
›
同行评审
China
100%
Carbon Neutrality
100%
Climate Change Impact
100%
Climate Change
100%
Power System Planning
100%
4
引用 (Scopus)
Regional coordination for emission reduction and energy supply in transition: A spatiotemporally adaptive policy framework based on markets dynamic reconstruction
Tang, B.
, Feng, H. & Li, R.,
11月 2025
,
在:
Energy Policy.
206
, 114803.
科研成果
:
期刊稿件
›
文章
›
同行评审
Emission Reduction
100%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100%
Energy Supply
100%
Energy Sector
50%
Carbon Market
50%